11年前,他自主创业,致富不忘众乡邻,倾力回报家乡;他作为奉化区人大代表,禁不住父老乡亲的再三请贤,走上了“村官”之路。11年后,他带领村民治河、修桥、铺路、建房,壮大集体经济,让大家过上了殷实富足的好日子,他就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三迸桥村党支部书记王仁法。
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三迸桥村党支部书记王仁法
这里属于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带,河网交错,沿河建村,小桥横跨;这里有座古老的桥——三迸桥,以桥名村;这里活跃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充分发挥着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王仁法书记为核心领导,团结一致、任劳任怨。漫步三迸桥村,一幢幢素墙青瓦的农舍民居,参差毗接、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通组到户,休闲公园、居家服务养老中心、文化礼堂等设施齐全。
民心篇:零招待开启村庄整治
一湾清澈的河水绕村庄延伸,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临水的休闲凉亭和路边的白墙黑瓦相得益彰,两岸的民居倒映在清冽的水中,河埠头传来一阵阵农妇的浣洗声……村中鸟语花香,河边绿树成荫,好一幅清新淡雅、秀美动人的乡村美景图。
谁曾想,从前的三迸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的三迸桥,农家新居整洁靓丽,休闲公园生机盎然。优美的生态环境使得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进入了更多人的视线,短短几年时间,恒发、三羊工具、茜茜日用品等7家企业相继落户,每年给村里带来了20万元的收入,吸纳了近30名村民就业。三迸桥不仅摘掉了“经济薄弱村”帽子,荣誉更是接踵而来: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森林村庄”、“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千村绿化工程示范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宁波市小康示范村”等。书记王仁法被评为奉化区优秀党员,当选为奉化区人大代表。
三迸桥村一直以来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年收入不够村里日常开支。2005年,王仁法当选村委会主任。他向村民公开承诺,村干部一律不准报销手机费、车旅费等一切费用,村里实行零招待。11年来,三迸桥村干部一直坚守着当初的承诺,为村集体办事,招待客人自掏腰包,以实际行动取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
2008年,王仁法全票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再次表态,零招待不变,再加上一条:欢迎村民监督干部的承诺。从2005年至今,在村级集体经济无来源的情况下,村领导班子为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等办实事40多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2500多万元,而村里始终是零招待。王仁法说,实行零招待这个制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同心协力把村里搞好,使干部做事让村民放心。
“农村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规章制度,讲规矩才能保稳定,守制度才能求发展。”王仁法说,“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上任以来村里一直很稳定,靠的就是讲规矩,守制度。”
村书记是农村“领头雁”,是一面镜子,一举一动都受到老百姓时时关注。只有带头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多干实事,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村书记。凭着一腔热血和为民情怀,王仁法十几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走千家,串万户,收获了三迸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三迸桥人的尊敬和爱戴,为当地基层村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树立起了行为规范。
建设篇:回报桑梓建幸福家园
远远看去,三迸桥文化礼堂像是一位静谧老者,飞檐翘角、砖墙木门的徽派建筑风格,颇具一番古典风韵。走进礼堂,图书室、书法室、卫生室、村史展览中心等一应俱全。墙壁上悬挂着村里的名人名事,展示着三迸桥的历史、传统和习俗,凝聚了整个村庄的“精气神”,这里成为了村民文化休闲的最佳场所。
“文化礼堂的建成承载了三迸桥人对精神文化和幸福生活的新期望,让百姓心有所寄,同时还拾起那些濒临散落的农村传统文化因子。”江口街道副主任徐军如是说。
三迸桥村有270户,701口人,由上屋和下屋两村合并而成。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建设落后,村民牢骚满腹。王仁法上任后,和村主任王顺康带着村干部走村串户了解民意,制定新农村建设计划,下定决心改变三迸桥村的落后面貌。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浆飞溅,王仁法自掏3万,筹集资金37万元,浇筑1500平米水泥路;投入25万元,全面整治臭气冲天的村南门前河,清淤砌石;投资30万元,新建500多平方米、60个摊位的菜场,方便村民的生活;村干部筹资40多万元,整理村中央一块废弃水塘,建造老年活动中心,既让老年人有了宽敞的活动场所,又使村民有了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拆除一排破旧小屋,在原址上建造五层每套110平方米的小楼,共30套,按每套11万元的造价安排给大龄青年做婚房;浇筑水泥路面4000平方米,新建村办公用房、休闲公园;建造平安亭、万安亭、下屋亭三个凉亭;随着村里老年人增多,修缮一新的文化礼堂辟出两间屋,设立新农合定点卫生室,并请来有着二十多年从医经历的老医师坐堂。在王仁法的带领下,凝聚党员群众力量,兴办为民实事工程,使三迸桥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得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村里因缺少文化活动场地,农闲时间村民文化生活非常单调,而村祠堂年久失修,面临着倒塌的危险,为满足村民文化生活需求,王仁法灵机一动,提出把旧祠堂修复改建成村文化礼堂,这一想法得到了干部群众的支持。王仁法出资25万元,村主任王顺康出资8万元,一个月内共筹集资金110万元,开始动工修复旧祠堂。为节约每一分钱,王仁法亲自采购木材并现场监督施工,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紧张修复,旧祠堂的戏台和房子被修葺一新。
王仁法致富不忘回报家乡,从善如流,每年临近春节,挨家挨户为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送去500元春节红包,让他们过一个开心年;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和主任王顺康定期自掏腰包带领全村党员去北京、山东等地学习考察。“既然当了这个村支部书记,我就想实实在在干些事,把三迸桥治理好,发展好,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就是辛苦一点儿,吃点儿亏也值了!”这就是书记王仁法的肺腑之言。
王仁法为民承诺,拳拳在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扶贫济困、善行乡里的新篇章。
展望篇:风雨同舟共绘新蓝图
三迸桥村的发展离不开村支部书记王仁法的精明能干,热心服务。他带领村“两委”一年一个台阶,经过十来年的努力,三迸桥面貌大变样,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几近为零到如今每年近20万元,并有了150多万元的存款。
2010年,村里投资60万元,实施环村林建设,村庄四周见缝插绿,栽种了一批大规格的香樟、银杏、红枫、罗汉松等,并建造走廊,放置石凳,供村民休闲,三迸桥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式村庄。治水与绿化并举,投资200多万元,对村西河和门前河实施治理,河道两旁建设绿化带,种上草坪和树木,安装护栏和景观灯。投入125万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用“AO工艺+人工湿地”处理模式,实行雨污水分离,排出的污水达到了国家环保标准。各类污染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了合理保护和集约利用,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处理,河道环境显著改善,村庄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同时落实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实现了村庄污水合理排放。结合创建浙江省森林村庄,实施河道沟塘清理,保障村庄水系清澈畅通,提高了农村水网引排和自净能力,实现了“水清、畅流、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如今,绿化已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村民王建定出资近万元,在房前屋后种上了两棵铁树及茶花、银杏、棕榈等。村民王友定在自家房前栽种了大规格的桂花、茶花和刺老虎等。
江口街道地处平原,剡江、县江、东江穿境而过。它所流经的地方,无不是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不仅有丰富的鱼类,还盛产水稻、蔬菜、莲子等农副产品,是奉化区主要产量区。然而在每年的洪灾中,江口地势低洼,台风来袭,常常沦为内涝重灾区,甚至“孤岛”。
三迸桥村旧居
农村危房改造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德政工程。由于三迸桥很多房子建造时期历史悠久,土木质墙体本身经历风雨,也已千疮百孔,岌岌可危,年长月久房屋损坏更加严重,房子即将倒塌。每逢台风季节,墙体开裂、倾斜、梁柱霉烂脱节、房顶透亮,瓦片脱落,险象环生。王仁法想把村里的危房改造一下,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村民都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一桩桩民生工程的落实,一个个惠民举措的推出,让王仁法赢得了村民的好口碑。从优秀共产党员到奉化区优秀人大代表,王仁法谦虚地说,他还做得不够好,在工作上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学习与提升。随着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王仁法心情激动之余也深感责任重大。“党中央绘就的伟大梦想新蓝图已经徐徐展开。我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抓好党建,改善民生,继续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全村的各项事业,让老百姓深切感受到‘中国梦’的魅力与美丽!”
行走在三迸桥村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王仁法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