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网欢迎你!
|
您所在的位置:美丽新农村 > 乡村工作 > 内蒙古兴和县喇嘛营村:走“四有一化”路径,奏响村美民富业兴“奋进曲”

内蒙古兴和县喇嘛营村:走“四有一化”路径,奏响村美民富业兴“奋进曲”

来源: 中国美丽乡村网 编辑:Admin 发布日期:2024-11-4 14:50:28
摘要:

店子镇喇嘛营村位于店子镇西北部,全村总面积33.7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209户383人,其中:喇嘛营自然村203户381人。村内共有耕地面积5602亩,林地面积2451亩,荒山荒坡面积14906亩。种植业以马铃薯、豆类、玉米为主。村党支部2022年被评为“最强党支部”,2023年荣获擂台比武“三等奖”。

近年来,喇嘛营村党支部、村委会紧紧围绕兴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店子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创新推出“四有一化”(即:基层党建“有力度”、乡村振兴“有温度”、村民自治“有深度”、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文化活、民心聚、群众富的乡村振兴路。

基层党建“有力度”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喇嘛营村党支部以抓好队伍建设为依托,不断提升党员党性修养,严格落实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组织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题党日、党员承诺践诺等制度,支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每年不少于18天,通过融合工作实际、丰富活动形式、选取深刻鲜活的内容等方式,推动组织生活提质增效,提升党员综合能力。切实推进“四议两公开”和“三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群众工作水平极大提升。

人心齐,泰山移。长期以来,喇嘛营村党支部强化责任担当,2018年,喇嘛营村通过两委换届,优化了两委干部配置,实现了行政村书记、主任一肩挑,选优配强了支部队伍。在优化村“两委”班子的同时,喇嘛营村大力构建村民议事平台,凝聚民心,并将行政村活动阵地打造成了便民服务、学习培训、文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型活动场所。目前围绕党建重点工作,细化各项举措,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喇嘛营村以“两代表一委员”为抓手,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周驻站”“月活动”“季交流”的方式开展工作,将代表、委员们的职务、电话、微信等信息通过便民联系卡、信息公开栏公开,方便村民与代表、委员联系,并将每周三定为“民情征集日”。聚焦矛盾纠纷调处,提升源头化解能力。通过代表、委员们共收集意见建议28件,现已完成25件,3件正在办理中。

乡村振兴“有温度”

产业是基础,有了产业,农村才有人气,发展才有底气。喇嘛营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引进购买鸵鸟18只,将村口的养殖场打造成鸵鸟生态养殖基地,游客可以观赏、骑乘鸵鸟,购买鸵鸟蛋、鸵鸟肉、鸵鸟蛋壳工艺品等衍生产品,并以集体经济投入125万元在二道营修建冷棚25座,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喇嘛营村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闲置土地,盘活庭院资源,积极探索“庭院经济”新模式发展思路,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一是健全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到位。联系产业指导员到农户家中指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同时,要求驻村工作队深入到农户家中协助农户开展庭院经济工作。二是制定奖补措施,推动庭院经济发展。制定了《喇嘛营村关于庭院经济种植奖励补助的方案》,与村民签订了《庭院经济奖励补助协议书》,利用集体经济为村民提供各类果树苗,承诺村民如果在自家院落或者任何片地种植并细心养护的大接杏树、大接李子树、蒙古野果(123)、黄太平果树的果实只要质量合格,每斤给予0.8元的奖励补助。

目前,全村共有179户村民种植各类果树,其中大接杏树381棵,李子树48棵,果树27棵,平均每年为每户村民增收1000余元,原本普通的农家小院变成了真正的“致富园”。2023年人均收入达11532元。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更是突破了100余万元(106万元)。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喇嘛营村地势平坦,光照、水源充足,适合大型农用机械入场作业。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完善灌排体系,深化水权改革,着力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农业节水整体效应。今年又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300亩,提高单产约500斤/亩,村民增收约600元/亩,切实守牢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底线。

人居环境“有强度”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仅清洁了“面子”,还刷新了“里子”。为了更好提升人居环境,对庭院卫生进行了清扫,对边渠沟坡、房前屋后、路面田地废物垃圾进行了清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喇嘛营村制定了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建立公益性岗位管理台账,对护林员、保洁员责任区域进行细致划分,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并与第三方物业公司签订《乡村物业管理合同》,做到垃圾有清理、保洁有管理、日常有考核,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岗位的服务范围及作业要求,推动公益性岗位管理规范化。开展“美丽庭院”评比,颁发物质奖励,2个自然村81户完成了户厕改造工程,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与此同时,喇嘛营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道路沿线绿化、村庄内部美化为重点,全力塑造“生态美丽、和谐统一”的乡村形态,绿化荒山荒坡300余亩。并利用微信群、大喇叭等形式发出倡议,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导其自发在房前屋后栽植花卉、绿植,打造一家一户景观带。

近年来,喇嘛营村以强基础、促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建设。在大西沟建截伏流3处,连接自来水管道2600米,打机电井1眼并配套使用,在泉沟新修建了截伏流4处,连接管道1200米,有效解决了喇嘛营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并实施了亮化工程,累计共安装路灯300余盏,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不仅点亮群众出行的“平安路”,同时也照亮了群众的幸福路。

村民自治“有深度”

聚焦“乡村治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延伸党建触角。

建设“三个群众自治组织”。一是村民议事会。建立健全村民议事机制,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由村民提出,村监委会及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大家议、大家定。政策性的补贴议、低保议、社会数助议,公开政策,发扬村民民主。二是道德评议会。建立健全评议机制,在全村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村规民约》。在道德水平、政策理论学习、农牧业生产、环境卫生治理开展评议,表扬先进、鞭策落后。三是红白理事会。健全红白理事会制度。吸收德高望重、甘于奉献、组织协调能力强、在村内有影响力的党员、群众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婚事简办制度》、《丧事简办制度》,严格按制度开展工作。并制订《喇嘛营村规民约》,与村里210户常住户签订了《喇嘛营村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做到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同时建立帮办代办制度,成立了以9名村民为代表的调解组织,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截止目前化解矛盾4条。

服务群众“常态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喇嘛营村委会聚焦“老少残困”等重点人群,持续运用“访、敲、望、应、畅、疏”六字工作法,深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接地气、多形式、广覆盖等服务多措并举,以实际行动对村内孤寡、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常态化进行走访,切实兜住、兜准、兜好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喇嘛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突出构建文明实践架构、搭建文明实践平台、策划文明实践活动、铸就文明实践品牌,新建900平米活动中心1处,安装健身器材14件,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打造“一体式”文明实践综合体,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兼具思想引领、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文明实践阵地。同时还组建了一支宣传员队伍,让普通群众从台下的聆听者成为台上的授课人,成立以来先后3次在村民活动中心用理论宣讲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百姓工作生活。喇嘛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评为2023年度全县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党旗红,干部拼,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店子镇喇嘛营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引人入胜。

(马宁钟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