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网欢迎你!
|
您所在的位置:美丽新农村 > 三农论坛 > 隽宇:磨磨文势

隽宇:磨磨文势

来源: 中国美丽乡村网 编辑:Admin 发布日期:2016-3-19 14:57:43
隽宇
摘要:

中国画讲究留白,恣意一抹而意无穷。

然而,某些杂文家竟循着画家的路走了下去。甚至,有些成了颂扬家,明里暗里,只待你自由联想。他们讲究留白,却忽略了杂文的文势。

杂文的文势,即是“快、准、狠”。时代进步了,言论自由了,可是杂文家的文势却渐而消退。究其原因,一则是不敢说。说一句便能得罪人,如某些记者正欲交稿,却有威胁电话传来。三言二语,不禁吓得站不稳了。二则是利益诱惑。那“正义”的记者们赶至事发地点,这个拍照,那个撰稿。然而几万的红钞票让他们忘光了一切,难怪有高呼声:文界道德素养亟需提高。

真正正义的杂文家也不少,可是文势钝了,需给他磨一磨。

杂文肩负时代使命。时代日新月异,使注定杂文文势之“快”。若见鲁迅之杂文,事发不过两三天,他的文章便见报了。国人对于时事总是有个情感周期。文章慢了,事便忘却了,即是文章优质,人们也只当是经典美文看看罢了,再无现实价值,这便违背了杂文的初衷。

自然,文势之“准”是必须的。但是,“准”并非只是真实反映社会,它还包括着作者理解力之准。诸如鲁迅之文《太平歌诀》,常人只看到人的麻木,他却精准地看到了革命者的“传记”,进而寻出革命的出路。“准”需要杂文家高度的概括力以及社会远见。

最后一手,也是绝招,乃是文势之“狠”。杂文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它的战斗性,它是文场上的前锋,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各种文体作者。它正如一面镜子,照出社会万象,尖锐指出那不足的地方。见鲁迅,他在那么闭塞的环境下,依旧针砭时事不留余地,实在难能可贵。

杂文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及时揭露社会问题。正如医生医病,自然要能浅就深,见了瘤子,岂有留着再慢慢观察的道理?

如今,某些杂文家的文章竟留白而成“孱弱文学”。若是为了追求文辞的华美,不是舍本逐末吗?更何况有些人只是两眼盯着金钱呢!

杂文的文势是该给它磨一磨了。

(作者: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三(19)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