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脱贫致富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记内蒙古卓资县林胜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林胜
在内蒙古卓资县大榆树乡后吉拉村,有一个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名叫张林胜,今年55岁,是土生土长的后吉拉人。说起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还得从他十几年前外出创业,增加经济原始积累说起。
合作社为乡亲们修的爱心路。图为爱心路的起步一段
外出打拼,为建设家乡积蓄能量
后吉拉村,山大沟深,交通不畅,全村没有一亩水浇地。这里海拔高,无霜期短,农业生产条件极差,村里的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上世纪初,决心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的张林胜,胸怀满腔壮志,举家到千里之外的乌海市打拼。他要在那里捞一桶“金”,并作为乡亲们办事的本钱,然后返乡创业,帮助大家共同脱贫致富。
在乌海,张林胜凭着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和诚实厚道的人品,很快打开了木工市场。当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乌海和全国所有城市一样,经济复苏,百业待兴,市场经济空前活跃。市民们修房的、做家具的很多,雇用张林胜的用户也很多。张林胜虽然带了四五个徒弟,可还是满足不了用户需求,他和徒弟每天都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儿。汗水的付出,迎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几年过后,张林胜就有了比较雄厚的资金积累。他先后承包了煤矿、焦化厂,包工盖房子,创办乌海市海勃湾林胜焦粒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发展不断进入快车道。
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
具备了帮助家乡农民脱贫致富的条件后,张林胜于2014年返回家乡后吉拉村。他从众多建设家乡的方案中,选择了发展养殖业这条符合客观实际的路子。后吉拉村虽然土地情况不好,但草场面积广大,适宜饲养牲畜。这年,张林胜注册资金1000万元,联合村里农民,办起了“卓资县林胜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基础肉牛180头、基础母羊800只、绒山羊1000只,饲养本地笨鸡5000只,建起占地20亩的养殖场。场内建了牛羊舍和青贮窖等,场外建了200亩的饲草料种植基地。饲养牛羊,张林胜全用本村的玉米秸秆、莜麦秸秆以及基地草场的饲草料喂养,饲料不含任何添加剂。养鸡,方圆数里的野山坡就是鸡场。鸡儿的饲料全部来自山坡上的草籽、野菜,饮水有纯净的山泉。所饲养的牲畜、鸡,由于草场没有污染,空气好,水草肥美,因而肉质上乘、绿色,深受市场欢迎、消费者青睐。在用工方面,他把智乐平、智润平两个独身农民和60多岁的陈润有、陈有和等特困农民招进合作社,让他们发挥擅长饲养牛羊的技术专长,搞饲养,合作社每月给他们分别发放4000元工资。到年底,合作社农民户均收入4万多元。今年,他又帮助村里10户农民购买基础母羊和基础育肥牛,让他们也走合作社的路子。10月中旬,这10户农民饲养的牲畜,都已产下50多只羔羊和10头牛犊。当年出栏收入户均将达5万多元。按照他的扶贫计划,明年要将村里所有贫困户吸纳进合作社,让他们整体告别贫困。
饲草聊基地
修路打井,改善家乡的生活条件
在乡亲们逐步告别贫困的同时,修建通村公路等惠民事项又列上了张林胜的议事日程。后吉拉村西面有座大山将村子与外面的世界隔开,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喂养出的牲畜都因大山的阻隔而出售不了。前年,张林胜与县交通部门联系,聘请设计人员,对后吉拉大山道路工程进行测量,写了可行性报告,之后雇用大型挖掘机、铲车、平地机、压路机等,修成了一条宽7米、长5公里的盘山沙石公路,总投资30余万元。
公路修通后,制约后吉拉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打开了,农民存放的农畜产品出售出去了,家家增加了经济收入,乡亲们外出办事也方便了,过去机动车无法翻山进村,现在大小汽车都能畅通无阻。谈起这些巨大变化,乡亲们都发自内心的夸赞张林胜。上了岁数的人说他是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孝子,年轻人说这就是绿叶对根的情义。
修通公路后,张林胜又为村里打了一口水井,并为每户人家开通了自来水,现在又谋划在村里办一个供老年人修养生息、安度晚年的养老院。
“乡亲们脱贫致富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张林胜用实际行动在兑现着自己这金子般的诺言。他为家乡父老办好事办实事,受到当地党政部门的高度评价乡亲们的热烈赞誉。2015年,他被卓资县委、政府和乌兰察布市委、政府评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