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网欢迎你!
|
您所在的位置:美丽新农村 > 魅力乡村 > 湖南洪江:千年古商城 风雨窨子屋

湖南洪江:千年古商城 风雨窨子屋

来源: 中国美丽乡村网 编辑:Admin 发布日期:2015-4-10 15:42:32
文/蒲师清 图/沈忠
摘要:
很小的时候,笔者听说最早、听说最多的山外城市的名字就是洪江,祖辈们经常讲述他们在洪江淘金掘宝的故事,讲那窨子屋的壮观,讲那青楼姑娘的美貌……
可以说,从那时起,我脑海中就知道了山外世界还有城市,有一个叫洪江的城市,一个令我向往的城市。
几十年后的这个仲冬时节,我终于踏上这片土地,感受了祖辈们曾经闯荡淘金过的气息。
太阳很柔很暖。参观了日寇受降纪念坊后,转往上瑞高速,刚好一个小时,就来到这座依山傍水的山城。

这是一座千年古城,素有“中国第一古商城”、“古代水上丝路中转站”、“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明清古建筑的典藏样本”、“中国商道文化的百科全书”之称。我国文物界著名专家谢辰生曾题词:“北有山西平遥,南有湖南洪江。”

洪江古城矗立在沅水、巫水交汇之处的武陵山麓,守护着充满商道古韵的三千年历史:她源于水,兴于商,盛于工,起源于春秋,成型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她封尘在“七冲、八巷、九条街”的青石板上,封尘在被称之为“一颗印”的窨子屋中。

步入古城,不足3米宽青石板街道的两面,就是3-4层楼高的砖木结构的窨子屋。所谓窨子屋,它的形状是四合院,高高的封火墙内,屋顶从四方成比例的向内中心低斜呈小方形天井,可吸纳阳光和空气。窨子屋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三进三层。三层上南北间有天桥通连,临街通联的天桥搭成阁楼。洪江的窨子屋多为依山就势而建。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构筑于高坡,或就于坎边,不是坐落在深巷,就是吊脚于岸边低洼处。整个窨子屋屋檐连着屋檐,高墙连着高墙,曲径通幽的青石板和高低错落的石级码头相连,贯穿整个古商城。

每个时期窨子屋的建筑各有特点,但基本格局却一致:用片石砌出一米左右基脚,大厚青砖砌8米顶,盖以黑瓦,檐边粉刷白石灰,绘有花鸟山水人物,檐牙高翘。铁桶一般的四面高墙,方方正正围成“一颗印”的形状,湘黔赣边地都称这种高宅大门的民居叫“窨子屋”,又叫“一颗印”。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用片石堆砌的基脚,没有水泥,没有钢筋,没有青砖,仅用黄泥与片石黏合而砌,却历经数千年风雨的冲刷而不倒塌,实在令人惊叹。因此,古商城的窨子屋不仅在格局构造方面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历史的一大特色,而且在这样大面积的基础用材的技术工艺上,更是古今罕见。
冬暖夏凉的窨子屋按照阴阳八卦的布局,错落于“七冲八巷九条街”之中,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好、气势之雄、建筑之奇,全国罕见,构成了一幅直观明、清社会,市井生活全貌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标本,“中国第一古商城”当之无愧。青石板的街道就从一片片窨子屋之间蜿蜒穿过,人们走在青石板上,仰头上望,可见一线天空的明丽,感受到古城深厚的历史底蕴。
据洪江区尹忠老师与区旅游局的肖主任介绍,古商城里至今保存完好的窨子屋等古建筑达380余栋,总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里面是当年的会馆、钱庄、商行、客栈、青楼、镖局、作坊、报社、烟馆、寺院等,开设的商家店铺达1300余家,那是一个多么繁华的景象啊。

沿着青石板路,抚摸着斑驳陆离的墙面,穿梭于风格迥异的殿堂楼馆之间,观看着客栈、厘金局、烟馆、戏院、镖局所演绎的片段故事,我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走进了一座冲击着民俗、风情、文化的大观园,似乎聆听到那水手的号子,商贩的吆喝,游医的叫卖,艺人的锣鼓,汇集交响着;似乎又看到了当年两墙之间楼阁上的姑娘抛绣球、选夫婿的精彩场景,看到了昔日的灯红酒绿,青楼女子的燕语莺歌……不同的群体,不同的观念、思想在这里交融、激荡与碰撞,渲染出“商贾云集、货猜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聚”的画面……

这些画面涌上心头,竟然会因此而喟叹不已。
它沐浴着天边的艳阳,千帆过尽,阳光充溢着窨子屋,黑越的屋脊纵横交错,温暖而生动,厚重而久远。在这座原汁原味的窨子屋中徜徉,领略的是无穷的商韵,品味到的是古商城的深刻内涵。
屋连着屋、墙挨着墙的窨子屋,不仅构成了举世闻名的古商城,而且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洪江当老板”的传奇故事,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豪门巨富,更是酿造和传承了一方后世效法“洪商”精神。
现代的人们总结洪商精神的核心是“责任、诚信、法制、义利、务实、和谐,这种历经千年积累与传承下来的洪商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谦逊好礼、天下为公的文化传承和终极向往。
洪商精神的文化表象在窨子屋中随处可见。太平缸上的“鱼龙变化”,警示柱上的“外圆内方”,门联上的“义方恪守”,墙壁上的“吃亏是福”等等,无一不是文化精神的直观表达。
古商城有个“里仁巷”,就有一个流传至今的美丽故事。据说清代李姓富商因资金周转不灵,无奈将其一栋窨子屋卖给了一刘姓商人。刘姓人买房后在房中发现还有卖主埋的黄金,便果断赠还卖主。卖主却以房屋“我已卖”而拒收。双方都不要这“义”外之财,相持不下只能诉诸汛把总署。买卖双方最后听从师爷建议,将此钱充公用于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两位商人因此获得很好的商誉,生意也越做越红火。人们为嘉奖两人的善举和高尚的品德,便赠其“里仁为美”四个大字。那条街巷也因此称之为“里仁巷”。
在古商城塘冲1号窨子屋陈荣信商行的墙壁上有一壁联,内容为“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壁联的主题是“吃亏是福”,由清代扬州著名书法家郑板桥所作。据说:陈荣信是郑板桥的远房亲戚,在一次生意中亏了本,很郁闷地把亏本的经过告诉了郑板桥,郑板桥便把这幅“吃亏是福”的字画送给了他。陈荣信由此幡然顿悟,理解了其中的真谛。从此,他的生意蒸蒸日上,终究成为一方富商。这种“吃亏是福”的理念在洪江商界中,到处都有体现。油号各雇有专职质检人员旧称“签子客”,用竹片将油液挥起如悬布称“扯棋”,从中可以鉴定油质优劣,以保证洪油质量;为创保品牌,洪油业宁愿少赚利润,决不多掺乌油。在厘金局(今税务局)里演绎了一段真实的故事:油商刘富贵把家里的油桶做深,容量做大,价格又比同行杨长发的低,所以大家都买刘家的桐油,杨长发气愤之下,不但拒交厘税,还将责任推给刘富贵,于是,杨长发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此后,很多油商都效仿刘富贵的做法,把油桶木板削薄一公分,多盛十斤油让利给顾客,从而使洪江的桐油做到了汉口、镇江、上海等地,甚至还出口远销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驰名中外。我想,正是洪江人坚守了“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买卖不成仁义在”的经商信条,重义轻利,才让这个古老的商城群商涌至,繁荣数百年。
千帆过尽,浮华成烟。因水而成的洪江古商城,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发达的陆路交通逐渐取代水路交通之后,窨子屋里,昨日的喧哗已然不再。黑黝黝的窨子屋,已成今人观瞻的古迹。窨子屋之外的现代新城早已替代了旧日的繁华。
而今,如何使古城重现昨日的繁华,已成为古城当今管理者们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并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洪江古商城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享有“中国第一古商城”、“中国十佳古城”、“新潇湘八景”等美誉,同时先后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凤凰古城缔结为姊妹古城,还获得了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贡献奖、影响中国文化旅游的一个古城古镇古村银奖。与此同时,洪江区还积极开各类节会活动,把引进与开发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古城的影响力。我相信,假以时日,古城的魅力将重焕青春异彩,窨子屋必将再现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