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网欢迎你!
|
您所在的位置:美丽新农村 > 先锋人物 > 为了家乡富裕文明

为了家乡富裕文明

——内蒙古卓资县大榆树乡大学生赵宏飞、赵龙飞返乡创业记

来源: 中国美丽乡村网 编辑:Admin 发布日期:2015-4-12 19:56:11
本刊记者 霍元宏 特约记者 方进东
摘要:
2012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务工的卓资县大榆树乡籍农民工赵来元家,两个儿子赵宏飞、赵龙飞兄弟俩双双大学毕业。在选择人生、事业的十字路口,兄弟俩没有留恋大城市的舒适与繁华,毅然返回了家乡孔督营村。他们说,我们要发挥各自的文化特长,协助乡亲们把家乡建设好,让大家早日脱贫致富,都过上好日子。
孔督营村,是红色革命老区,也是个贫困村,全村居住着30多户农民。孔督营村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不好。这几年,村里70%的农民因为发展生产困难而远走他乡,留守在村里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赵宏飞兄弟俩回乡后,将20年前父母亲住过的旧房子收拾开,住了下来。然后寻找、探讨发展经济,改变全村落后面貌的路子。在多项方案中,他们决定先发展畜牧业。因为孔督营村种田不是强项,全村没有一亩水浇地,旱田也都“挂”在山坡上,粮食产量不高。而山坡上的野草却生长的特别茂盛,草场面积广阔,发展圈舍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主意拿定后,宏飞兄弟俩注册120万元资金,成立了卓资县资发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购买了一批良种羊,开始了滚雪球式的经济扩张。第一年,羊的存栏数就整整翻了一倍。到2013年,养羊总数达到800只,宏飞兄弟俩无偿给全村22户特困户每户发放两只基础母羊。考虑到这22户农民都年近70岁有的将近80岁,没有能力饲养。兄弟俩就跟他们讲:“两只母羊白送你们,饲养还由我们负责,产下的羔羊,出售后的收入都归你们。”这样,他们给孔督营村的困难户每户“栽”下两棵摇钱树,每户农民年平均收入1800元。与此同时,兄弟俩从外村承租土地300亩,种植油料、马铃薯等,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都去打工挣钱。
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着落,加上县乡扶贫工程的推进,孔督营村建起了幸福院、修通了水泥路、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民的生活面貌大变样。宏飞上大学时学的是音乐专业,实习时又拜武利平为师,在帮助乡亲们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宏飞和弟弟编排了《绿叶对根的情义》、《山村新气象》、《小康梦》、《扶贫队来到咱们村》等戏曲节目,为大家演出。沉寂多年的孔督营村荡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农民的精神生活十分充实。
孔督营村像许多农村一样,从来就没有过路灯。夜间照明,全靠月亮。月缺时分,全村一片漆黑,人们只得摸黑行走。2014年春天,宏飞兄弟俩用出售羔羊的钱,购买了一批路灯设备,安装在各个街巷。夜间,路灯照耀如同白昼,乡亲们出行再不黑灯瞎火。
留守在孔督营村里的农民,大部分是鳏寡孤独老人,他们普遍缺少亲情。每到中秋、春节、端阳等节日,宏飞兄弟俩就备好礼品,逐家逐户登门拜访。2015年春节,他们为每个贫困户送去面粉、大米各一袋,还有水果、饮品和糖块、春联等。87岁的老人王来富讲:“宏飞兄弟俩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关心,他们一到家,我们就感到格外的亲切、温暖。”
志在家乡达小康。宏飞兄弟俩怀揣奉献家乡,建设家乡的宏伟设想,扎扎实实地办好每一件事关农民幸福的大事小事,昔日贫穷落后的孔督营村,日渐焕发出了少有的生机和活力。2014年全村农民经济纯收入达4000多元,比2011年增加3300元,乡亲们的衣食住行都提高了档次和水平。面对村里的巨大变化,兄弟俩没有丝毫满足。他们在向村党支部提交的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为了家乡的富裕和文明,为了孔督营村早日实现小康梦,我们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