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网欢迎你!
|
您所在的位置:美丽新农村 > 乡村工作 > 记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三八街道九里村

记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三八街道九里村

来源: 中国美丽乡村网 编辑:Admin 发布日期:2018-2-8 15:23:31
本刊记者 郑纲
摘要:

脱贫攻坚写华章

——记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三八街道九里村


三年前,“省级贫困村”的名声还像是一座大山,沉重地压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三八街道九里村每一个干部群众的心上。然而,仅仅经过短短的三年,九里村在省科技厅、埇桥区直机关工委、埇桥区房屋征收办公室的联合帮扶下,就走出了一条有着鲜明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均取得不俗的成绩,另远近刮目相看。2015、2016、2017年,村子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如今,处于脱贫“前夜”的九里村呈现出一派新景象:村容村貌日新月异,赶得上小城镇了;党员活动阵地和群众文化活动广场齐全,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了;特色产业发展高歌猛进,贫困户及村民增收途径变宽,收入来源多样化了……


根据村情实际,明确生态发展目标

九里村是于2008年4月由原九里、高殷、周尚三个村合并而成,总面积6.1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6280人,流动人口2000余人,耕地面积6430亩。村党总支辖九里、高殷、周尚三个党支部,有党员182人。作为省级贫困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7户,347人。

九里村特色种养业工作部署

2014年底,安徽省科技厅选派干部陈雷作为第一书记,进驻九里村帮扶脱贫。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新的环境和新的艰难任务的挑战,陈雷丝毫没有气馁。他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引领九里村两委以及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对全村进行全面调研,了解情况,倾听民情民意民声。特别是多次对离任老村干、老党员、贫困户、大户能人、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返乡务工人员等进行走访,并组织召开群众座谈会,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摸清村情民情、深入分析九里村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形成了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同时,也理清了工作思路,那就是通过精选扶贫项目,整合项目资金,坚持把开发性扶贫作为重要脱贫路径,把“发展生产脱贫”作为主攻方向,聚合社会资源,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让贫困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真正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到点子上。

科技厅厅长宛晓春调研九里村扶贫大棚基地

扶贫工作队长陈雷向科技厅厅长宛晓春

介绍九里村产业发展规划

扶贫工作队长陈雷陪同科技厅厅长宛晓春

入户看望贫困户吴长志

陈雷积极联系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对九里村进行总体规划布局设计,编制出台了村子产业发展和整体环境整治提升规划。考虑到九里村系一级水源保护地,规划十分详尽地列出了采取消除各类农业面源污染工作的举措,明确将生态理念作为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将休闲农业作为所有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目标要将九里村建设成为城市羡慕的农村。在产业发展上,不管是蔬菜还是林木种植,提出坚决放弃各类化肥的使用,以消除可能的地下水污染与空气污染;坚决放弃各类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用间作、轮作创导出可相互制约的天敌生态系统,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利用优美健康的环境,发展以观光、体验为主导的休闲农业,全面提升村民的收入水平与精神面貌。安徽农业大学还在九里村设置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指派两名教授任科技特派员,定期到村指导工作,帮助解决种植业、环境整治方面的疑难问题,推动规划的实施。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焕发凝聚力战斗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是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而如何在帮扶工作中,以整治软弱涣散基层组织为重中之重,使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一个质的加强与提高,这又是帮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扶贫工作队长陈雷介绍九里村

特色贝栗南瓜种植开展情况

因此,作为对口帮扶单位,安徽省科技厅机关党委与九里村党总支开展了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促进九里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上台阶,进而促使其焕发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具体工作上,可以概况为“五个狠抓”:

狠抓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素质提高。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党支部生活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等,使村党总支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要求每个党员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都有全面的了解。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全村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扶贫工作队长陈雷、村党总支书记周志银

陪同帮扶责任人入户看望

狠抓党务村务民主管理。村党总支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作为加强村子建设的重要保障,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实行村务阳光管理,公开透明,及时公布账目,便于监督,让群众明白放心。

狠抓工作作风建设。村党总支认真将党员公开承诺制度落到实处,要求党员干部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有效载体,确定专人为民办事全程代理。

埇桥区副区长丁远征看望九里村扶贫大棚基地中

正在劳作的贫困户周浩广

狠抓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针对村组织活动场所不达标的问题,九里村党总支不等不靠,四处奔走,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争取支持。经过努力,一座建筑面积1256.8平米,总投资150万元的活动场所终于筹建。活动场所建有三层,按照“七位一体”的标准建设,即党员活动室、干部连心室、电化教育室、科技培训室、文体室、卫生室、村级维权中心,全面实现了基层党组织阵地标准化建设,成为全区抓党建促脱贫的示范单位。这一项目的实施,让九里村党员活动有了阵地,培训有了场所,并作为全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卫生、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其宣传、服务、促进的功能。


着力抓好经济发展,增强脱贫造血功能

作为第一书记,肩负扶贫重任的省科技厅干部陈雷明白:有钱好办事,而有钱才能办好事。不管是帮助村民脱贫,还是搞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钱哪样都是空话。像九里村这样的一个集体积累为零,只能靠补贴过日子的“空壳村”,经济如何才能发展起来,贫困户如何才能快速、持续脱贫?这些难题明显地摆在这里,但又必须攻克。于是,经过反复研究商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村党总支有序实施了一系列有效举措:

埇桥区扶贫工厂现场会上扶贫工作队长陈雷

向与会人员介绍扶贫工厂发展经验

埇桥区扶贫工厂现场会上扶贫工作队长陈雷

向与会人员介绍扶贫工厂发展经验

——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和林业经济。围绕村子地处城郊,地下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村里先后组织村干部及大户、贫困户代表赴合肥、芜湖、宣城、六安、马鞍山、山东寿光等地学习调研,学习现代种植业和发展林业先进经验。此举大大激发了“兴农”、“九里梦”、“凯捷”、“杨园”、“家园”、“农发”、“康园”等多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围绕种植业、林业,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带动辐射作用凸显。不到两年,累计流转土地发展林业种植3700亩,种植瓜果蔬菜近千亩。为九里村特色农产品申请注册了“九里翠”、“九里脆”2个商标,申请了60余项专利,打响了品牌。同时,加强与安徽江淮园艺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扩大贝栗南瓜等现代瓜菜品种种植面积。由江淮园艺公司指定专人驻村指导培训,帮助九里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种植水平。江淮园艺公司栽培的贝栗南瓜口感好,加上十分耐旱,对灌溉水的要求比较低,特别适用于灌溉设施缺乏的九里村,适合大力推广。九里村引进贝栗南瓜两年多来,年年取得大丰收,市场供不应求,种植户喜笑颜开,示范效应很好。

——大力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落实建设首批60KW扶贫光伏电站,并积极协调社会各界支援,争取阳光电源公司援建了2座60KW光伏电站。目前这3座电站均已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近15万元的稳定收入。九里村也成为宿州市乃至全省极少数拥有3座村级集体光伏电站的贫困村。二是争取社会力量援助了两台大型拖拉机及配套旋耕、灭茬、播种设备,由村里统一对外租赁,使得集体年收入再增加3万元以上。三是整体出租村集体建设的二期30亩大棚,年收入6万元。四是成立九里村兴农服务有限公司,引进优质瓜菜品种,集中流转土地建设大棚,引导贫困户进驻种植,加强管理,对种植产品兜底收购,以自有品牌对外集中销售,2017年获利近10万元。五是借助省科技厅、安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江淮园艺等单位的技术帮扶实力,从资金、信息、技术等多方面,以集体经济参股的形式,引导多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入,使农民增收、集体增利和贫困户脱贫相结合,逐步实现良性循环,达到从输血到造血的目的。

移风易俗现场会上陈雷向埇桥区区委常委武静

介绍九里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

——着力进行村集体扶贫基地大棚建设。九里村党总支经过精心筹划实施,累计建成了两期60亩扶贫基地,铺设有滴灌系统,保障了“造血”功能。大棚专门提供给贫困户免费使用。为做到扶贫“精确滴灌”,村里对“扶贫大棚”的管理和使用制定的原则是:产权归集体,管理归兴农公司,收益归贫困户。并且制定了动态机制:有一定劳动能力和技术水平,并且轮流使用。贫困户一旦脱贫就必须退出扶贫基地,同时负责对下一户使用者进行“传帮带”,以实现可持续脱贫。对于入选者,村里还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针对思想不解放的贫困户,由村里组织他们到农业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如何增加土地的经济收入;针对有想法、有思路、无资金的贫困户,村里一方面无偿提供化肥、种子等,一方面积极协调银行、信用社发放小额贷款,并为其做好水、电、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有思路又能筹集到资金,但产量上不去的贫困户,村里积极联系科技、农技、农机等部门,给予“一对一”指导。扶贫大棚主要种植高附加值作物,如贝栗南瓜、荃银的糯玉米、彩椒、8424西瓜等,只要贫困户有脱贫意愿,基本可做到一年脱贫。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在两年内轮流种上大棚,全部脱贫。脱贫之后,扶贫大棚将向脱贫人员有偿租赁,保证他们稳定脱贫,产生的租金收益则进入村集体经济,用于修路建桥、绿化养护、垃圾清运以及无劳力贫困户兜底保障等。


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全覆盖,做到精准扶贫

只有扎实做好精准识别、动态调整等基础性工作,确保精准识别工作的标准和质量,扶贫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可靠,有所作为。为此,九里村党总支及驻村扶贫工作队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着重在“两严一实”上下功夫:一是严把标准。依据国家和省扶贫标准,通过入户调查和村民代表会议审议,进行严格评定,禁止暗箱操作、禁止拆户、分户,确保不符合标准的坚决不入。二是严格程序。严把农户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告公示关,确保该走的步骤一步不少,应有的环节一项不落。三是公开透明。在广泛宣传、确保群众知情权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民主评议和公示两个环节,并公布监督电话,做到民主评议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公示公告按时如期进行,整体工作公开透明。在干部包户工作中,村干部带头走访调研,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以及家庭等各方面情况,健全完善档案资料,并落实具体扶贫措施,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九里村移风易俗女子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合影

为了全面落实扶贫政策,九里村党总支分类施策,精准帮扶贫困户。先后实施了小额贷款19户,产业扶贫资金贷资入股98户,入股资金54.3万元;落实贫困户种植业补贴政策115户,到户资金15.26万元;为贫困户新建户用钢架大棚36个,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60户,光伏扶贫95户,教育扶贫累计资助63人次4.98万元;落实健康扶贫慢性病门诊救助154人次6.32万元,住院救助166人次118.47万元;落实社保兜底政策,其中五保户11户11人、低保户109户232人;就业扶贫设置村级公益性岗位贫困户护林员4人,村级贫困户保洁员6人。

关爱贫困学生,帮助周尚小学完善基础设施。九里村只有一所周尚小学,设有6个年级,有老师15名,学生40多名。村内条件稍微好些的家庭,孩子基本都到城里上学了,留下的都是困难家庭。为此,村党总支加大对周尚小学的支持力度,先后帮助其改造了冲水公厕,对师生的桌椅板凳进行了更换,捐赠了书包文具和文体设备,引进了发达地区远程教学资源。学校的环境改善了,学生数量也翻倍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产生活水平

九里村是宿州市一级地下水源保护区,承担着供应宿州市城市用水的任务。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导致村里原有600多口机井全部报废,以致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得不到保证。村党总支积极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省市各级政府的帮助协调下,经过市供水公司的全面勘察,制定了供水方案。供水设施免安装费,仅仅收取200元的预交水费。目前,总造价600万元的自来水工程已全部实施完毕,村民终于用上了安全清洁的自来水。

九里村道路建设较落后,很多以前修建的道路因为重车碾压,破损严重,通行十分困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年复一年,老百姓怨声载道。为此,村党总支积极与相关单位联系并积极落实道路工程项目。2015年修通道路5公里,2016年实施道路工程12公里,均已通过验收和审计,2017年实施道路工程5公里。

成立移风易俗、乡风文明领导小组,

推进九里村移风易俗工作

针对村民没有活动广场的问题,经过争取和协调资金,在高殷、周尚、九里三个支部驻地分别建设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方便了村民的早晚休闲、阅读聊天、健身跳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九里村在省科技厅、埇桥区直机关工委、埇桥区房屋征收办公室的联合帮扶下,在驻村第一书记陈雷的引领下,求真务实,锐意创新,苦干实干,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一路攻关夺碍,收获累累硕果,书写出了精彩的时代华章。在成绩面前,他们决心沿着党的十九大指引的方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确保贫困人口的现金收入不断增长、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并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与深化脱贫攻坚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使得贫困群众脱贫后,长远能致富,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