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网欢迎你!
|
您所在的位置:美丽新农村 > 要闻特稿 >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弋江镇:扶贫路上,织就梦的家园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弋江镇:扶贫路上,织就梦的家园

来源: 中国美丽乡村网 编辑:Admin 发布日期:2020-7-29 14:54:07
记者 叶斌
摘要: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每个人都有信仰和属于自己的梦,或大或小,或远或近,也都在追求实现心中梦想的路上,不断前行。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弋江镇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也是一直为生活而为之奋斗的逐梦人。日前,记者赴弋江镇采访了这个群体的部分成员。


不畏病魔,双手编织家园梦

弋江镇蒲西村村民叶海权,于2014年因患有血吸虫肝硬化,经过多方治疗花费之大而致贫。镇村干部了解后把他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身体病态,他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不但家庭陷入了困境,他自己对未来也没有方向。在镇村干部多方帮扶下,叶海权搞起了龙虾培种自养和垂钓园,加上健康脱贫“351”“180”政策,生病花钱少,家庭收入稳定,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叶海权家生活富起来了,在了解叶海权之前从事室内装潢工作后,镇村干部多次向他宣传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建议他不要荒废自己的手艺,把家里装饰一下,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丰富业余生活。叶海权心动了,他运用自己的室内装潢技术,开始精心规划起自己梦想的小家。没有花盆就用朋友赠送的废弃轮胎和陶罐做花盆,没有墙面背景就自己动手用木头做一些造型,没有鞋架就用自家多余的钢筋焊接,经他手改装的小家格外引人注目。家中物品一应摆放整齐有序,窗明几净,堂屋正中央一个大大的“福”字也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和谐有福之家。在他家院子里,上有葡萄藤蔓缠满花架,下有各色花草争奇斗艳,墙壁上各色陶罐层落点缀,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

为了方便儿子学习,他还在院墙上做了一个小黑板,既有创意也有实用。 “用自己的双手布置的小家,格外温馨、幸福。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学习的榜样,我希望我儿子在一个健康、快乐、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虽然我们并不富裕,但是我在用心打造自己理想的生活环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过好每一天,我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叶海权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不惧年岁,传承“自力更生”梦

弋丰村的贫困户万小妹奶奶,今年七十五岁了,患有长期慢性病,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龄和病痛带来的不便并没有影响她的好“兴致”,每天早上,她都坚持打扫卫生,侍弄花草、菜地,生活过得规律又自在。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门门都如意”万奶奶笑着说,“我不爱出门,就喜欢在家养养花,种种草,搞搞卫生什么的。”

万奶奶家的房子是一个老式平房,家中都是些老物件,但她总能把家里整理的干净整齐,一尘不染。当问到她为什么在条柜上刻有“自力更生”四个字样的时候,万奶奶告诉我们,这是他老伴请木匠特意刻上去的。老伴在世时,就时常告诉她,人这一辈子要自力更生,靠人不如靠己,勤劳的双手换来的财富和快乐才是最真实的。

万奶奶说:“现在我老了,也不能为国家做什么贡献,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家里环境搞好,把房前屋后卫生打扫打扫,自己过得踏实,不拖政府后腿。”


不怖艰苦,实现美丽生活梦

马玉春是排湾村前王组村民,早年因车祸头部受伤致精神二级伤残,情绪时常不稳定,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马玉春受伤后,妻子马开花面对残疾的丈夫、年幼的子女,马开花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照顾丈夫和孩子,一边就近打零工补贴家用。在长时间高负荷的生活压力下,她得了重症肌无力,家里的负担更重了。

马开花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在药物的帮助下,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强支撑起这个家。现在儿女都长大了,丈夫的病情也比之前好了很多,生活也越来越好。

“多亏了党的政策好,老伴有残疾人补贴,看病有报销,上学有补助,家中还有低保,生活压力轻了很多。今年,村里还给我们安排了'新四员'二类岗位人居环境保洁员,现在一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了。”马开花开心的笑了。

生活有希望,马开花就动起了改造院子的“歪脑筋”:家门口的沙石路变成了水泥路,破旧的铁门换成了镶着两个“福”字的铝合金大门,院子打理的整洁又敞亮,家中物品摆放地井然有序,堂屋墙上写着的“家和万事兴”字样显得尤为喜庆温馨。

马开花说:“小家的卫生都搞不好,怎么去发动大家搞好卫生呐?我准备把前面院子两边的花草给种起来,在后面院子里也多撒些花草种子。把自己的小家打扮好了,生活过得越来越舒心,我心里看着高兴,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马开花眼神充满了自信。

在弋江镇,这种家贫志不贫的贫困家庭还有很多,在镇村干部的大量帮扶工作中,这些贫困户他们对生活有信仰有梦想,然后转化为行动,从织就梦的家园开始,脚踏实地,逐步追梦,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