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来源: 中国美丽乡村网 编辑:Admin
发布日期:2015-4-15 18:29:50
文/黑土
摘要:
实现三农“强美富”,载体是建设新农村;打造农民幸福家园,平台是建设新农村;共圆全面小康之梦,抓手是建设新农村。在中国号列车奔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建设新农村是无论如何不能“甩”的枢纽大站,亿万农民群众始终是必须载上的乘客。习近平总书记“五新”要求的收官之“新”,强调的就是建设新农村,明确要求迈出新步伐。
毋庸讳言,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农村整体发展水平仍是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板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农村能否顺利全面小康,关系着我们的小康还是不是拖着“短腿”的小康,是高质量还是低水平的小康,是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小康还是被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的小康。时不我待!在建设新农村上必须迈出新步伐!
新农村建设要由“锦上添花”向“啃硬骨头”迈进。由于各地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与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进度差别很大。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彻底改变“锦上添花”的思维定势,多啃“硬骨头”,更加注重“面”上的发展和平衡的发展,更加注重向中西部地区、传统农区和粮食主产区倾斜,更加注重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兴办各类事业。真正让那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典型,那些明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试点,那些用民主办法搞建设、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的样板,在全国农村生根、开花、结果。
新农村建设要由“单项突进”向“内外兼修”迈进。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认识程度限制,个别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偏重于“新村庄建设”,“钱多盖房子,钱少刷房子,没钱立牌子”,更多着力于易见成效的村庄整治,而对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保护生态等投入大、见效慢的任务重视不够、“躲着走”。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认识好新农村建设作为综合系统工程的实质,把握好软硬件之间的平衡,更加注重产业支撑,让“接二连三”的新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强大的内生动力。同时,打牢上层建筑,注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由“千村一面”向“各美其美”迈进。新农村建设规划如果脱离各地农村实际,一味照搬国外模式和城镇模式,那农村既没有了农村味道,也丢掉了地域差异、民族特色和文化基因。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在推进村庄整治、农房改造中,既促进农村人口集聚、以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的共享程度,又强调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扩则扩,宜留则留,宜迁则迁,特别注意结合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的传承,做好古村落、民俗村落和特色村落的保护性建设。同时,要更加重视新农村规划的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要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形成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的新局面。
新农村建设要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迈进。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统领下,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制度层面开启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但与城市相比,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来看,仍然“不够解渴”。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到农村上,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加高热度,让农民人均拥有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农村建设要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目前来看,各地在建设“物的新农村”方面成效斐然。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就要在建设“人的新农村”上更加着力,毕竟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培育塑造新农民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和最终目的。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提升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重要位置。只有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才能满足总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量和质的更高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和“谁来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课题。
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要把握好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惠一体,互相促进;我国现代化列车要快起来、稳起来,必须要靠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既要不失时机推进城镇化,也要不遗余力建设新农村。一方面,推进城镇化,在理念上、思想上、工作上绝不能“去农村化”;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不是要把农民都留在农村,不是要放缓城镇化步伐。只有加快实现良性互动,让进城和留乡各得其所,才能让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的新生活。
既传承保护中华几千年珍贵的农耕文化,又充分共享现代化建设最新的发展成果;既打造亿万农民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幸福家园,又建设城镇居民望山看水记乡愁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五新”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迈出新步伐,把农民的家园建设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