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我接手了单位的信访稳定工作。在交接整理单位信访材料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位名叫“古一”(化名)的人的材料,材料很厚实,也很陈旧。后来才知道,她的事情,从2013年开始,直到我接手,尚未得到解决。
古大姐是本地人,因原本单位职能效益萎缩,区政府对单位实行“注销”改制。本来还有几年退休,古大姐就能享受事业人员退休待遇了。但根据新政策规定,古大姐此刻由事业人员身份变成了企业人员。身份性质的变化让古大姐打心底儿无法接受。用她的话来说,天都塌下来了,一定要将身份变回来。
2013年底,古大姐到了退休年龄,按照流程,单位需为其办理退休手续,以“企业人员”身份退休。以“企业人员”身份退休,待遇肯定不如事业人员身份待遇,古大姐心里很是不平衡,加之待遇计算出现了一些误差,一气之下,古大姐直接把工资存折扔在了社保中心,从此走上了漫漫信访路。冬天小水壶,夏天太阳帽,既赴过省,也上过京,“抗争”一直持续到2017年。
古大姐是淮安人,但是现在已经搬离淮安在防城港定居。她说,和老伴每年必须要回来几次,身体累,心也累,累还是要跑,因为她的问题一直还没解决。我也很好奇为什么老俩口要跑到防城港定居,古大姐说:“心烦意乱的时候,我就想去海边走走,带上老王,与世无争”。古大姐的话流露出一种浪迹天涯的豪迈,也透露出一种身心俱疲的无奈。
信访工作中,最大的误区就是被情绪波动,但是信访的敏感性告诉我,要以理性的思维分析客观原因,也要以感性的认知来理解别人的处境。但凡能通过其他渠道解决问题的,也不会去信访。信访之路,是一条考验心态和身体的漫长之路。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古大姐解开这个心结。
2020年年底,在屡次邀请权威专家进行政策解释,多次到省、市查阅相关材料,论证相关养老保险补缴金额后,古大姐终于认同了改制的结果,主动签了一份息访书。经过一个月的耐心等待,相关部门将计算结果出具。随即,我与远在广西的古大姐取得了联系,她对于本次计算的结果表示满意。
此刻,我才意识到,长达7年之久的信访问题即将画上句号。从2013年开始协调处理古大姐的问题,重新计算待遇、查阅相关政策,中间经手了大量的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遗憾的是没有人坚持跟进,导致问题一直搁置到现在。
古大姐的信访问题给了我深深启示:如果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在处理人民问题的过程中,能更加细心用心,不仅可以为后来人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更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而如果问题已经发生了,更要及时纠正,及时止损,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去解决问题,用丙吉问牛、以解倒悬的态度去面对人民群众。
“衙斋卧听萧潇竹,疑似民间疾苦声”,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