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镇总面积为620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61个村民小组,在册户籍人口14088户、30631人,常住人口为3699户、7756人,耕地面积为25.8万亩(水浇地为9.2万亩),现有以肉牛为主的大牲畜1.06万头,存栏羊5.61万只。
近年来,该镇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党建为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同心同德,瞻前谋划,开拓创新,精准落实,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砥砺前行,奋发图强,走上了一条产业振兴的致富路,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24年,朝阳镇党委、政府在当地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层次更高、结构更合理、力度更大、效益更显著的发展途径。积极构建“党建引领、政策扶持、项目带动、股份合作、抱团发展”规模发展体系,大力推动“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运行模式,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发展订单”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为养而种、为牧而农、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最终实现“调结构、稳产量、提质量、增效益”和“产加销”有机统一的产业发展大目标。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种植以小麦、莜麦为主的旱作有机作物。依托汉丰公司,到户类产业项目主打“有机”二字,保量提质;采取订单种植模式,保稳增效;在稳定全镇万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优选良种,采用良法,保量增质。全镇332户发展有机种植的农户如与种植传统作物相比,总增收90万元,亩均增收90元,户均增收2700余元。
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2023年全镇种植马铃薯为29674亩。今年,积极引导农户适度扩大淀粉加工薯种种植比例,与蒙淀公司进行深度合作,推动马铃薯订单种植,鼓励种植企业和种植大户先行先试种植1000亩淀粉加工薯,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种植籽玉米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严格落实“两个确保”,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实现规模经营、股份合作、抱团发展、综合服务。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因地制宜规划打造籽玉米百亩以上连片种植区20个,千亩以上连片种植区3个,全镇籽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初步形成“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节水粮食作物种植区,为节水种粮转型发展开拓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经营之路,为养殖业规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正常年景,籽玉米旱地平均亩产300公斤、秸秆0.3吨,水地亩产600公斤、秸秆0.7吨,如与传统作物相比,可实现旱地亩均增300元、水地亩增收500元。2万亩籽玉米生产的秸秆,能够解决2万只羊的全年饲草,生产的玉米,是4万只羊的全年饲料。籽玉米的种植,使养殖业节约了饲喂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
种植皮燕麦,为畜牧业发展助力。在太平八岱建国大恒城一带打造饲草种植带,规划连片种植皮燕麦7000亩,为畜牧业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蔬菜种销模式。加强与嘉德脱水蔬菜公司合作,巩固6000—8000亩相对节水的订单蔬菜种植面积。压减1000亩相对费水的大白菜种植面积,及时调整芥菜、莴笋、西兰花等精细菜的种植面积,实现减量精种,节水增收。依托与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达成的农畜产品销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扶持建设的“农业数字平台”以及民乐、赛不冷等恒温库,通过“冷链运输”实现“净菜进京”,做到市场需求“旺季补优赚钱,淡季打包保底”,有效避免大白菜价格大起大落,种植户丰产不增收的现象。依托蒙金园酸菜厂、补龙湾和民乐腌制菜车间,实现尾菜兜底增效,多环节延长产业链,增加种植户收入。正常年景,全镇尾菜通过酸菜厂和腌制菜车间,可实现增值136万元,亩均增收200元,户均增收1万元。
全力打造高效养殖业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坚持科技先导,开展良种培育。以东弗里生、萨福克等优质羊为父本,采用同期发情冷配技术,按照良种繁育,科学规范接羔、饲喂、出栏等养殖流程,实现畜牧养殖规范化,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增强养殖效益。
引导农民养良种羊,逐步淘汰土种羊。通过到户类养殖产业扶持,鼓励有养殖能力和养殖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按照政策扶持、个人自筹的方式养4—6只良种羊;无养殖能力和养殖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采取托养分红的方式养3—5只良种羊,使他们实现“家里有资产、年年有收入;入园养殖300只(基础母羊良种率不少于30%)良种羊的比例全面推动了畜种改良工作。
依托锡盟恒盛公司的先进育肥技术服务,引导各类养殖户和规模育肥户进行肉羊育肥,全镇规划育肥肉羊二批次2万只,与东来顺协商实行订单销售。为全面激发农户发展育肥羊产业的积极性,计划给予育肥户和良种扩繁户按每只50元的补贴标准发放,有力地推动了肉羊育肥产业蓬勃发展。
积极争取县委组织部扶持的壮大集体经济奖补资金400万元,申请衔接资金400万元,建设能容纳6000只以上肉羊的育肥场一处,推动肉羊育肥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科学化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