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网欢迎你!
|
您所在的位置:美丽新农村 > 先锋人物 > 李佃勇:治理沙化不忘初心 终身献给生态建设

李佃勇:治理沙化不忘初心 终身献给生态建设

来源: 中国美丽乡村网 编辑:Admin 发布日期:2018-5-23 12:57:34
本刊记者 高金川 谢公赞 张广利 通讯员 周建
摘要:

治理沙化不忘初心 终身献给生态建设

——一位70多岁老人正在书写的七彩华章

常言说:人生70古来稀。而把平生奉献给锡盟大草原和乌兰察布故乡的治沙造村专家李佃勇,如今七十有六了,却正在二次创业——治理荒坡草地“狼不吃”五里坡,构筑人生的金色梦想,您说是否传奇和令人肃然起敬。

生命的底色源于大地的雄浑和其不舍的追求。1964年,李佃勇高中毕业后,自愿去阿巴嘎旗牧区插队,参加牧业工作。从此,他的一生注定成为长生天下的守护神。40多年来,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心血。

李佃勇,1942年出生,内蒙古察右前旗人,高级林业工程师,中共党员。曾任锡盟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锡盟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在锡盟从事科技管理、科研工作30多年,1989年获得内蒙古自学成才奖。出版有200余万字专著并获得中国林学会科普创作三等奖;完成“小红柳林更新复壮的研究”、“小黄柳生物学特性及其造林治沙技术的研究”、“白杨透翅蛾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杨柴造林治沙技术的研究”、“枸杞在干旱草原白干土地带造林技术的研究”、“锡盟科技信息网络计算机检索系统研究建设”等科研课题,其中“小红柳林更新复壮的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83年在《中国沙漠》杂志发表论文《营造小黄柳和更新小红柳是治理浑善达克沙地的有效途径》,第一次提出恢复沙区生态平衡的可行性。“小黄柳造林治沙技术”在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等地推广。1984年4月,光明日报刊登报道:李佃勇在造村治沙方面取得成绩,对他给予高度评价。报道中说,李佃勇的一项科研成果推广后每年可获得经济效益400多万元,成为当年科技界在北疆的一大新闻。李佃勇执笔编著的《锡盟“七五”科技发展规划》获得锡盟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出版《牧业基础知识》等5部书籍,其中《干旱草原造林》获得中国林学会科普作品创作三等奖。先后发表论文多篇,其中《锡盟经济发展与战略措施》、《锡盟边境贸易发展战略探讨》被评为内蒙古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李佃勇在成为全区劳动模范后,又被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为全国科技信息系统先进工作者。他披星戴月,穿越风雨,废寝忘食,不计报酬,从旗、盟、自治区乃至国家,一摞摞科技成果和一项项获奖证书,叠影着他从青年、壮年到暮年奋战在一线的工匠精神!难怪有人从他的姓名说起,一个苦力人勤奋耕耘,孜孜不倦,敢想敢干,终得绿树成荫,并桃李满天下。

退休,对于常人来说,正是安享晚年之时,但对于李佃勇来说,正是二次创业的开始。多年实践经验的历练,滋养着他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血性和一位专家的良知。闲下来,让他心慌;离开树和草地,让他生怨。已是70多岁的老人,硬是要在荒坡草地里摸爬滚打。回到故乡察右前旗的五里坡,这里有他儿时记忆的时光,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于是,从几十年前,他有一点积蓄就投入,已陆续投入80多万元,践行着习总书记打造北疆美丽风景线的嘱托,誓言要把五里坡建成自己理想王国的“花果山”。梦里几回回到这里!五里坡,一草一木,一石一虫,一花一鸟,都构成李老魂牵梦绕的前世今生!他如同一部沉甸甸充满智慧和思想的巨著,耸立在夕阳西下的五里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