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如何创新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打破村民与村干部沟通隔阂,积极发挥村民群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推动乡村振兴,西周镇探索出了一条集民意疏导、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乡村治理发展新路子。
西周镇
西周镇位于浙江省象山县西部,是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第三批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镇第43位,全省百亿级工业强镇列宁波市第一,工业产值占全县三分之一;是象山县陆域面积最大的乡镇,达163平方公里,下辖74个行政村,曾先后荣获浙江省五好乡镇党委、省幸福小城镇、省级生态镇、省级体育强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文明镇和省级卫生镇等诸多荣誉。
“近年来,西周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双突破双驱动’战略;全力探索实践共商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全县打造‘村民说事’2.0版提供可选可用的‘西周样本’。”西周镇党委书记张茂豪说。
完善村民说事机制 打造新时代样板镇
乡村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基础性地位,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面对乡村治理主体、客体、环境等因素的深刻变化,如何创新完善治理机制,推进治理现代化,成为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土下村举行“说事会”,商量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有关方案
随着社会转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群众的利益诉求日趋复杂多元,由于土地征用、农村财务、干部作风等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2009年初,因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引发的补偿款分配问题,由于村内信息不透明,干群之间缺乏信任,集中爆发了各种矛盾。西周镇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了以村民说事为基础、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等制度,逐步形成了以“说、议、办、评”四个环节为核心,融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服务、监督为一体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紧扣‘说、议、办、评’四个主要环节,严格规范工作方法、内容、行为和规程,积极落实‘一张流程图、一套明细表、一份流转单’,以‘一中心四平台’为载体,确保村民说事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把我镇作为新时期示范样板镇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是很有信心的。”西周镇党委副书记童立敏信心满满介绍道。通过村民说事机制,转变了干部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逐个进行责任分解,并在村民说事会上一一答复、逐个评议,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村务管理更加公开、规范,村务监督委员充分发挥对财务管理和重大事项的决策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监督意识。
今年以来,西周镇在总结巩固“村民说事”经验的同时,加大马力、多管齐下积极探索2.0升级版,定位乡村振兴战略,围绕高质量发展,努力念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经”。明确思想定位,压实述评环节,试行镇党委点题制,逐步推广“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联合司法单位组建法律政策服务团和矛盾攻坚服务队,在村民说事议题涉法涉稳、有可能产生重大纠纷时给予及时指导,在涉及征迁补偿、协议签订等矛盾较为尖锐的说事议题时,以政府购买服务或引入公益团队的形式,借助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公信力较强的第三方资源,从专业角度介入指导、协调处理。随着说事制度的日益深入,参与说事村民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及时组建由企业家、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等乡贤群体组成的全镇性“参事团队”,有针对性地择取部分成员参与特定说事会,以起到安抚情绪、协调关系、攻坚难题等作用。
同时,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意识到标准化、精益化、体系化是深化提升“村民说事”的一个重要抓手。依托“一中心四平台全科网络”基层治理体系,建立“村民说事”大数据库平台,对村民说事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共性特点和问题,优选同类事项解决方案,为类似事项谋定规范化的路径遵循;组织召开以区域、事件为类别的跨村联席说事会,实现平台共享、资源整合、意见统一、降低成本。
打造休闲旅游风景线 助力全域旅游上档升级
西周镇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特征,南部山峦起伏,北面港畔涟漪,拥港揽湖,山海相望,“一步一景、处处入画。”
近年来,西周镇以全域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按照“全域景区”为标准,以响应全县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度假胜地为契机,深度挖掘南部山区特色资源,结合竹乡之美、古村之韵,人文特色等优势资源,加快开发特色旅游,积极打造山区特色休闲旅游精品线,丰富山区与海洋旅游错位发展,进一步实现“山海联动”,促进全域旅游差异化发展。
西周镇依托特色资源,合理利用竹林、古村群落,把儒雅洋古村、蒙顶山天寿寺、芭蕉、横山竹林生态资源作为山区旅游的核心区块,加强整体规划、明确功能定位、精心策划设计,以点串线,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块。儒雅洋村充分利用明清古建筑群落和传统文化,加强保护利用,开发以体验古村韵味和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古村探秘之旅”,举办以“画笔下的白水黑山创作展”、“镜头中的儒雅摄影创作展”、媒体采风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体验型系列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芭蕉、横山竹业生产基地以打响竹乡品牌,利用特色民俗风情和“竹笋节”等活动,开发“深山素食寻觅”之旅,加强与影视拍摄的有机结合,做深做实竹乡摄影旅游文章;蒙顶山依托“日月同辉”特色景观和天寿寺等古寺庙,主打“禅修”休闲旅游特色。同时,通过特色线路规划,将山区各大旅游区块串点成线,促进整体开发,创意设计山地自行车赛事线路,以“山水相依、梵钟鼓韵之旅”为主题,推出“三行”系列休闲旅游线路——骑行上张水、步行儒雅韵、修行蒙顶山,打造独具一格的低碳慢生活之旅。
另外,根据客源市场的特定需求,推出“玩转山水风情线”线路,内容包括以儒雅洋明清建筑群落为出发点的“知行合一体验馆”、以笋食为主题的“山间野味馆”和以蒙顶山天寿寺为落脚点的“禅修文化馆”,以适销对路的产品设计,精心打造特色文化休闲旅游线路。